前言:本文旨在記錄《南方公園》中所有與LGBT相關主題的推廣和進展。因此,除非另有說明,「南方公園」一詞一般指代動畫名稱;除非另有說明,本文將站在現實世界的角度,分析《南方公園》的故事。因此,本文針對的主題和故事事件只用於幫助解釋《南方公園》系列這個問題上的進展。值得注意的是,人們普遍認為《南方公園》的攻擊性幽默是可以接受的,因為任何主題都可以被包容、被嘲笑。主創們已經證實了這一點。因此,本劇中LGBT的推廣方式與其他節目不同。
《南方公園》剛開始播出的年代,公開的同性戀角色並不常見,即使在成年角色中也沒有。當時的評論家和觀眾都稱讚這部劇在社會創新方面做得很好,因為它把同性戀融入了演員陣容。甚至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人們普遍認為《南方公園》是同性戀社區「正常化」和包容同性戀的先驅。
大基佬阿爾[]
在早期的一集裏,一個叫大基佬阿爾的角色在本質上促進了人們對同性戀群體的接受。在劇集「諾亞基舟」中,同性戀動物被人們迴避,大基佬阿爾把它們帶進收容所。在與斯坦乘船時,大基佬阿爾向他解釋道,接受他的基佬寵物、帶它回家才是正確的做法,以及為什麼試圖改編它的性取向是一件錯誤的事;相反,他應該理解寵物的性取向,愛它本來的樣子。
巴特斯·斯多奇[]
在之後的一集「卡特曼舔雞雞」中,巴特斯被送進了一個旨在強迫兒童成為基督徒和異性戀者的機構。這是對類似機構的負面描述,那裏的大多數兒童都變得抑鬱甚至有自殺傾向。在這一集中,許多孩子有自殺的傾向和行動。這樣對壓迫年輕人、讓他們不能成為自己的黑暗描寫便是《南方公園》的典型情節,劇集最後年輕人們,以及送巴特斯來到這裏的史蒂芬·斯多奇認識並接受了同性戀,儘管值得注意的是,巴特斯可能並沒有完全理解這類同性戀傾向,不過他確實接受了他所感知到的。在劇集「未來的我」中,巴特斯試圖向斯坦展示他的「超級反派」的形象,並大聲喊道:「現在你知道我可怕的秘密了!」然而,斯坦回應道:「你是同性戀?如果你是同性戀也沒關係,巴特斯。我不在乎」。儘管這被用作笑點,但在認識到對方性取向後還能迅速接受一個人,對LGBT的推廣是有積極意義的。
赫伯特·加里森[]
赫伯特·加里森是整個系列中的常見角色,他的故事線也很複雜,被主創們描述為「繞了一圈」。加里森先生最初是一個同性戀憎惡者,他沒有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份,並強烈反對接受同性戀。然而,之後他將經歷一段個人旅程,接受自己的同性戀者身份,並與奴隸先生成為情侶。後來,加里森先生變成了女性,有一段時間裏人們稱他為珍妮特·加里森。她仍然被男人吸引,但這可以被看作是異性戀,因為加里森做了變性手術,已經完全轉變為女性。珍妮特和奴隸先生分手後,她再次變得討厭同性戀。儘管她對同性戀做出了駭人聽聞的評論,然而,加里森的性格才是激怒了奴隸先生分手的根本原因。她領導全鎮就科羅拉多州允許同性婚姻進行了辯論和反對,儘管最終還是通過了。她後來可能成為了雙性戀,因為在劇集「蕾絲防禦戰」中,她經常光顧專門為女同性戀提供服務的酒吧,並與女同性戀發生性關係。加里森後來變得對自己的性別不再高興,她通過一個虛構的變性手術(雖然個人性別確實有可能改變,但目前還不可能完全恢復一個人最初的外在性別),他又變回了赫伯特·加里森,一個男同性戀。
奴隸先生[]
奴隸先生是一位不太常見的角色,之前曾與加里森先生發生關係。然而,他會對加里森先生變成女性而感到沮喪,不是因為他不能不接受,而是因為兩人沒有討論這將如何影響他們的關係。這種自私的想法結束了加里森和奴隸先生之間的關係,奴隸先生後來和大基佬艾爾發展了關係。他們後來訂婚,然後結婚。
撒旦[]
在電影《南方公園加長未刪減版》中,撒旦與薩達姆·侯賽因有一段複雜的關係,薩達姆虐待和操縱撒旦。這種對複雜同性戀關係的描述也被評論家們予以正面評價。這對情侶後來在電影中分手,而在之後播出的劇集「殘疾人的救贖」中,撒旦和克里斯的關係變得很親密。.為了進一步加深《南方公園》同性戀關係的複雜性,撒旦被夾在兩者之間,最終與兩者都沒有關係,因為他決定自己需要一個人去發現自我。
克雷格和特維克[]
南方公園粉絲們創作了特維克·特威克和克雷格·塔克的耽美畫作。這在劇集「男孩之愛」中得到了玩笑式的探討。Creek,這一開始指的是耽美,但隨着情節的發展,兩人最終正式走到了一起。他們的關係雖然像《南方公園》遊戲中那樣「時斷時續」,就像在遊戲《南方公園:完整破碎》中,玩家必須說服他們重歸於好。在遊戲結束時,他們最終還是複合了。
四年級生[]
在劇集「娘炮」中,南方公園小學的學生們探索了不同性別身份的可能性,這種性別身份被用作喜劇效果,因為他們不知道哪個性別身份可以用哪個廁所。然而,順性別者、跨性別者和異裝癖者的身份在這一集中都有涉及,而且這些行為都不一定決定一個人對異性或同性的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一集裏,卡特曼和溫蒂都宣佈了與之前不同的性別身份,儘管這幾乎肯定是假裝的;卡特曼當時想要進入女衛生間,然後擁有自己的衛生間,而溫蒂則是為了報復,或者說是為了伸張正義。而斯坦還對自己的性別身份感到困惑。
新來的[]
進一步,在遊戲系列中,《南方公園:真理之杖》中玩家角色被強行定義為男性(儘管有非官方mod,可以將角色改為女性,但是在遊戲中,對玩家的指代依然為男性代詞)。但是,玩家角色可以穿着任何被認為是「女性」的服飾。,遊戲裏有一個環節需要玩家角色必須「偽裝成女孩」,還有一個惡搞裝扮風格的環節;這裏選擇的任何物品在遊戲的其餘部分都是可用的。因此,儘管玩家角色被強制要求為男性,但它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解讀。因為在續作《南方公園:完整破碎》中,性別可以根據玩家意願重新設定。遊戲中故意半開玩笑地提供了大量與性取向有關的背景和信息,但玩家可以定義角色的性別身份:包括順性別者(男性或女性)、變性人(男性或女性)、雙性戀;無性戀,同性戀,異性戀,泛性戀等等。有許多組合,也可以重新制定自己的性別身份。無論玩家決定什麼,角色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以男性代詞指代玩家。然而,從那些懷疑玩家角色真實身份的角色那裏可以聽到一些半開玩笑的對話。事實上,一些居民完全知道玩家已經如何宣佈自己的性別身份了。
麥克丹尼爾斯市長[]
麥克丹尼爾斯市長被暗示是雙性戀或性探索者(sexually explorative);有人看到她讀色情書,封面上是一個胸部豐滿的女人。然而,有大量的暗示表明她曾與巴布雷迪警官發生過性關係,並與大廚有過直接的性行為(「援助大廚」)。有人看到過在私下裏巴布雷迪警官本人穿着吊帶式「女性」內褲,當時他可能正在與麥克丹尼爾斯市長發生親密關係,或者前面提到過的性關係。
肯尼·麥考密克[]
肯尼還在劇集「黑色星期五」中扮演女性角色「麥考密克夫人」,後來又在劇集「屁與火之歌」、「奶子與惡龍」以及遊戲《南方公園:真理之杖》中扮演「肯尼公主」。孩子們接受了這一點,並將肯尼視為他們在劇集中遊戲的核心角色,在《南方公園:真理之杖》期間,他仍然可以被視為重要角色,唯一的評論是卡特曼私下對玩家說的:「不要問肯尼為什麼想當一個小妞,他現在看起來就是這樣運轉的」。
米高·傑克遜[]
在《南方公園》中,偶爾會有一些名人角色被用來宣傳LGBT,不管他們是否代表了現實生活中的人。在劇集「陰魂不散的名人」中,艾克被米高·傑克遜附身了,他拒絕在沒有實現自己的夢想之前承認死亡,而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年輕的女孩。即使四人組的動機是為了解放艾克,而且也沒有對此發表評論,但他們確實幫助他實現了這個目標。當艾克不再被附身時,他發表了唯一的評論。
蘭迪·馬什[]
蘭迪和傑拉德·布羅夫洛夫斯基在一個熱浴盆里手淫,而標題正好是「兩男一缸」。他們認為這是同性戀行為,但兩人並不是真正的被相互吸引,這超出了他們的正常友誼。蘭迪後來打扮成女歌手洛德,並以洛德的身份出現;在故事中,他實際上是歌手,通過短暫的過渡,他確定地認為「自己是來自新西蘭的17歲女孩」,然後回歸到順性別者-男性。他被短暫地以洛德的樣子在劇集「無谷蛋白伊波拉」的結尾的表演。在劇集「娘炮」中,有大量的暗示表明,像卡特曼一樣,為了在午餐休息時間使用女廁所,他正在斷斷續續地轉換成洛德。在這一集蘭迪的妻子不在時,斯坦發現自己的父親是洛德的秘密。也許值得注意的是,人們看到巴特斯穿着芭蕾舞裙隨着「洛德」的歌聲起舞,但有人可能會說,像這樣的小情景會大有幫助。他們容忍了蘭迪的行為,因為他想在「改頭換面」中為年輕女孩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但他的正常表演是通過音頻操作進行的,現在卻被迫參與了現場表演。他平常的歌聲引起了觀眾的不滿,在絕望中,他模仿了女性手淫(為了進一步引起負面關注)。蘭迪後來在劇集「假日特輯」中試圖通過親吻一個名叫比爾·黃鷹的印第安人來驗證自己的血統,以證明自己是印第安人。儘管蘭迪對談戀愛不感興趣,比爾·黃鷹還是追求他,試圖和他建立正常的情侶關係。他帶着父母去見蘭迪,他的父母支持他的同性戀或可能的雙性戀。